-
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兔脑渗出液)后,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正常值为12-14秒。PT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者有临床意义。
-
这种情况可能是血液病或者肝病所致,可以查查肝功能,凝血功能检查确诊,针对病因治疗。
-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这种情况应该是结合病史考虑的,建议您先把你的情况具体描述一下
-
-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血液凝固异常现象。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减少、肝功能障碍等。建议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该药主要用于治疗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凝血障碍。对于某些特定疾病如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以及抗凝剂过量等情况,也可以起到一定... [详细]
-
如果仅仅是孕妇的凝血酶原时间偏高,这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还要结合凝血七项里其他的指标是否正常。如果没有出血点,没有瘀斑、紫斑,其他凝血功能都可以,但凝血酶原时间稍高一点,可以暂时观察。因为怀孕也会引起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也可能是检查的误差。如果其他凝血功能也出现升高、延长很多,这种情况就可能是怀孕伴有凝血功能的障碍。
-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为22,比较严重。凝血酶原时间是在被检者的血浆中加入钙离子和组织因子,观测血浆的凝固时间,正常范围是11-13秒。如果超过正常对照值三秒以上,就是异常现象。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能是因为先天性的凝血因子1、2、5、7、10缺乏,还可能是有严重的肝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DIC和使用抗凝药物等。
-
凝血酶原时候运动度偏高,说明人体的外源性凝血途径出现阻碍,也就是介入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各种凝血酶的活性降低,因此出现凝血酶原运动度偏高的现象。
-
你好,你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略高于正常,如果其他指标正常,意义不大,可复查或动态观察看看情况,没有多大问题的
-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一般在2-3秒之间具有临床意义,如果超过正常值,通常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是指在人体血液中加入过氧化氢使血液凝固,在患者血浆中加入钙离子使血液凝固,在患者血浆中加入VII因子使血液凝固,从而测得的一项凝血功能检查。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主要用于检测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是否正常,可... [详细]
-
新生儿凝血酶原时间偏高的原因有纤维蛋白原缺乏、肝脏疾病等。如果是新生儿患有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或者是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时候,都有可能会出现新生儿凝血酶时间偏高的情况。如果是新生儿存在肝脏疾病,比如肝癌、肾脏疾病、系统性红白狼疮等,也有可能会出现新生儿凝血酶时间偏高的情况。
-
新生儿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可能是因为患有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同时如果新生儿有其他疾病,如肝病、肾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新生儿凝血酶时间也可能出现偏高的现象。新生儿凝血酶时间的正常范围为16~18秒,如果超过正常控制三秒,则为异常情况,此时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具体的病因之后,再进行对症治疗。
-
凝血酶原时间偏低可能存在外源性凝血问题或肝功能问题。1、外源性凝血:正常时候,凝血酶原活性正常值在12至14秒内,按百分比计算,活性在75%至100%之间。凝血酶原活性低,这在外源性凝血问题中很常见。在组织损伤的时候,通常会启动外源性凝血。启动时,凝血酶原活性降低,可导致凝血功能下降。2、肝功能问题:常见于肝功能异常... [详细]
-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了五秒,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超过十秒才是明显延长,才是有意义的延长,跟手术过程中凝血因子的消耗有关系。建议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有无渗血不止,有无血肿,一定要复查凝血四项和血常规。
-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偏低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缺乏维生素、肝细胞损伤等原因导致的。1、正常现象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其正常值范围在11s-13s,如果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偏低,但是身体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2、缺乏维生素如果患者体内缺乏维生素,可能会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 [详细]
凝血酶原时间
共
639
个关于凝血酶原时间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