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凝血酶复合物是一种血液制品,主要由猪源提取而来。抗凝血酶复合物偏高可能是由于肝病、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症状。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抗凝血酶复合物偏高可能与多种疾病或药物有关,建议定期监测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该药主要用于治疗因缺乏抗凝血酶导致的易栓症。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遗传性抗... [详细]
-
异常凝血酶原75000mg/dl异常,相对危险。血浆凝血酶原正常值约为10到15mg/dl,凝血酶原时间约为12到14s,其活性可达75%到100%。通常,凝血酶原异常升高主要与凝血功能有关。临床上有必要检测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因子水平。如果患者有四项凝血和凝血因子,有必要去医院确定凝血因子增加或减少的具体原因... [详细]
-
抗凝血酶缺陷症的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出血、避免感染、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饮食、注意用药等。1、避免出血抗凝血酶缺陷症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抗凝血酶缺乏,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出现出血倾向。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身体受到外伤,以免引起出血不止的情况。2、避免感染由于抗凝血酶缺陷症会导致患者出现易感染的情况,因此要... [详细]
-
抗凝血酶III降低常常反应机体存在肝脏、肾脏等方面的疾患,也可见于血栓形成性疾病。引起凝血酶III降低的常见疾病有,重症肝炎、肝硬化、肝脏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抗凝血酶III降低还可能与遗传有关,如遗传性抗凝血酶III缺乏这种疾病可引起凝血酶III降低。可由医生详细问诊和查体后明确病因... [详细]
-
异常凝血酶原一般是指异常凝血酶原I,其正常范围是小于20μg/L。异常凝血酶原是指在缺乏维生素K的情况下,肝细胞合成的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一种凝血障碍性疾病,是肝癌的重要标志,也是肝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异常凝血酶原是指在缺乏维生素K的情况下,肝细胞合成的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一种凝血障碍性疾病,是肝癌的重要标志,也是肝癌患者... [详细]
-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可能与抗凝药物、肝病贫血、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导致。凝血酶原时间高,即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主要见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也可能是药物损伤肝细胞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在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也可见。不能仅通过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来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化测试和血常规测试等测试结果来判... [详细]
-
凝血酶是一种从猪血液提取物中分离出来的蛋白质类物质,具有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功能。凝血酶可用于局部止血,如喷雾或用干粉喷洒于创面,以及消化道止血,可口服或局部灌注,剂量需根据出血情况调整。使用凝血酶治疗期间,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并定期复查。该药主要用于外科手术中的小血管止血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症状。... [详细]
-
凝血酶原时间33秒是否危险需要根据情况确定。正常的凝血酶原时间是11-13秒。如果一个正常人凝血酶原时间为33秒,刚好又需要进行手术等有创操作,这种情况就很危险;如果患者机体本身需要服用抗凝药,例如达比加群等药物,凝血酶原时间为33秒就不危险,反而对其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异常凝血酶原400以上,一般比较严重。异常凝血酶原主要表现为先天性凝血因子II、V、VII和X缺乏,纤维蛋白原缺乏,纤维蛋白原缺乏或异常。此外,严重的急慢性肝病、梗阻性黄疸和维生素K缺乏也会导致凝血酶原异常延长,导致凝血酶原缩短的疾病主要是先天性凝血因子V升高、血栓性疾病和长期口服避孕药。
-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范围是11-13s。外援性凝血途径的检查,在临床上一般要看凝血酶原时间。一般临床上检查凝血酶原时间的具体方法就是将被检查者的血浆,放入含有钙离子和组织因子的试管中,观察血浆的凝固时间,如果超过正常范围3s以上,说明患者的外原性途径出现了问题,可能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问题。
-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反映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子含量不足,也可见于严重肝病患者或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如果口服华法林抗凝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也会明显延长,并且需要参考凝血酶原时间来调整华法林用量。另外鼠药中毒后凝血酶原时间也会明显延长。
-
凝血酶原时间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正常值为13-16s,超过参考值3s有临床意义。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活性的指标,是检查机体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有无障碍的过筛试验。常联合INR值等用于评估机体的凝血功能状态。
-
凝血酶原活动度66%一般算低。凝血酶原活动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凝血因子被激活所需的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肝脏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正常值为75%-100%,而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为66%,稍低于正常值,因此算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偏低可能是由于体内凝血因子缺乏,或者肝脏合成功能障碍,导致体内凝血因子含量下降所... [详细]
-
凝血酶原活动度低可能是由维生素K缺乏、凝血因子缺乏、肝功能障碍、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药物影响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1.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的关键辅因子,其缺乏导致这些因子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进而引起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可通过口服维生素K补充剂进行治疗,如依... [详细]
-
建议复查彩超以明确血管再通情况,凝血酶原时间偏低见于一般见于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等。猜测该病人血管再通情况并不乐观,建议口服一些药物继续治疗。
凝血酶
共
139
个关于凝血酶的问题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