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血酶延长见于血浆纤维蛋白原减低或结构异常;临床应用肝素、以及肝病、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时的肝素样抗凝物质增多、纤溶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可咨询就诊医师排查相关疾病。凝血酶是指在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原后血液凝固的时间。正常范围16~18s;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为异常。
-
凝血酶,一种由凝血酶前体(血浆中的必要成分)形成的蛋白质水解酶,催化纤维蛋白元变成纤维蛋白而促使血液凝固。用于毛细血管出血的局部止血以及外科手术后组织愈合。
-
异常凝血酶升高可能是由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维生素K缺乏、肝功能障碍、药物影响或凝血因子使用不当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1.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特定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或功能缺陷,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对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可遵医嘱通过输注含有相应凝血... [详细]
-
这种情况的话是凝血功能异常的表现,是凝血功能差,这种情况的话,应该明确一下原因看看,预防出血。
-
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之间的差异在于检测位置和所需时间。凝血时间是指体内的抗凝剂,是指在血浆中加入标准化凝血酶原后凝血所需的时间,正常范围通常为16至18秒。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测外源性凝血的时间,是指在没有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组织因子后,血浆血凝所需的时间,正常值为12~14秒。如果超过正常值超过3秒,则为凝血酶原... [详细]
-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升高可以通过抗凝治疗、溶栓治疗、血小板功能抑制、肝素、华法林等治疗措施来降下来。1.抗凝治疗抗凝治疗通过阻止血液凝固来降低凝血因子活性,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此方法适用于存在高凝状态且需长期预防血栓形成的患者。2.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利用纤溶系统溶解纤维蛋... [详细]
-
通常情况下,PT凝血酶原时间的结果是10.7秒,说明其数值偏高,可能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原因所引起的。1、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缺乏可能会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出现这一检查结果。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K进行治疗,如维生素K1注射液、维生素K2片等。2、肝脏疾病肝脏疾病可能会导... [详细]
-
女性凝血酶原时间的结果是10.7,凝血酶原活度的结果是140.3这些数据基本问题不大,暂时观察。请给出检查项目的正常参考范围。是因为什么问题而做凝血检查的?身体有什么不舒服或慢性病吗?
-
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偏高,多考虑是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也可能是维生素K缺乏症、肝硬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友病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1、不良生活习惯如果患者存在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体内凝血因子活性下降,从而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 [详细]
-
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代表的意义不同。凝血酶原时间是指凝血酶原凝固时所需的时间,而凝血酶时间是指凝血酶作用时所需的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的缩写是PT,通常多代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而凝血酶时间的缩写是TT,一般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有问题时,都可能会出现凝血酶时间的延长。
-
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的区别是检测的位置及所需的时间两个方面。凝血时间是检测的体内的抗凝物,是指在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原后血液血凝所需要的时间,正常范围一般是16至18秒。凝血原时间是检测外源凝血,是指在没有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后,凝血酶原变化为凝血酶,引起血浆血凝所需要的时间。正常值为12~14秒... [详细]
-
你好,是存在危险行的,有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消化道出血症状,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出现腹水等并发症。祝你幸福生活
-
-
孩子最近服用何种药物,有无出血倾向,出血后凝血时间长不长,建议你带孩子到正规三甲公立医院血液科就医进行系统检查,明确病因积极对症治疗。考虑需要警惕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可能,建议去正规公立医院血液科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及诊治,必要时行骨髓穿刺术检查明确病因。
-
凝血酶
共
1,039
个关于凝血酶的问题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