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褥感染比较凶险,严重导致孕妇的死亡,目前我国的孕妇死亡率排前三位。最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发热、腹痛、异常的恶露、会阴切口感染、阴道炎、宫颈炎、宫体炎、子宫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等等各种炎症。所以生完孩子以后一定要注意术后护理和卫生。
-
产褥感染一般在分娩后2-3天左右出现,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8度以上。还有腹痛及恶露的现象,会持续10天左右。产褥感染是由分娩后身体抵抗力下降、分娩时消毒不完全、疲劳过度、产后身体调理不当等原因导致。建议产妇一定要注意日常生活护理,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避免性生活,避免盆浴。按时进行产后检查,出现不适情况要及时就诊。
-
你好!如果是产褥感染的话,一般至少是需要输液治疗7-10天时间的,你选择已经治疗了4天时间,如果好转的话,可以继续使用原方案治疗的,如果治疗效果不好的话,是需要及时换用其他的抗生素治疗了。这段时间要注意外阴卫生,多喝水,适当补充维生素增强体质。
-
月子里洗澡可以降低产褥感染风险,但不能完全避免。产褥感染是指在分娩后至产后2周内,由于生殖道细菌侵入子宫腔并繁殖引起的炎症反应。月子里洗澡可以减少皮肤表面细菌,但剖宫产、胎膜早破等因素增加感染风险。剖宫产、胎膜早破等特殊情况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和医疗护理。对于剖宫产或有感染高风险的产妇,应遵循医... [详细]
-
-
产褥感染发病率为1%-7.2%。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剖宫产术后产妇感染发生率是比较高的,为10.1%-20.1%。比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是引起产褥期感染的主要病原体。通常在生完孩子后24小时到10天内发生。
-
产褥感染是生过宝宝过后的时候导致的生殖系统的感染,一定要要积极的配合治疗,主要的预防措施是应加强孕生产后的妇女的产后保健,合理的饮食,注意休息,适当的去活动锻炼,增加体质,补充维生素等,避免不要盆浴和性生活,保持会阴清洁卫生,必要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控制感染。
-
产褥感染、产褥发病率的区别一般是时间范围不同。产褥期感染与产褥期疾病发生率有一定关系,且存在一定差异,两者的时间范围不同。产褥感染指分娩和产褥期,一般指分娩后42天,产褥疾病率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天内,产褥感染的时间范围大于产褥患病率的时间范围。产褥发病率的范围相对较广,而产褥感染的范围相对较小。
-
产褥感染,在产褥期中,由于生殖器官感染而引起的炎症。致病细菌可能在产前、产时或前后从外界侵入,也可能早就存在于产妇体内。但是产褥感染发生与否,主要决定于产妇局部以及全身的防御能力。凡产有有贫血、营养不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其他疾病。产时营养以及水份补充不够、产程延长、产时产后失血过多的产妇,由于全身抵抗力削弱,容易得... [详细]
-
产褥期妇女更容易受到产褥感染,因为她们刚刚分娩,身体更虚弱。产妇应加强营养和体质,避免不必要的基础。对于产后感染最常见的病理变化,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是盆腔炎、败血症等病理变化。对于产后感染的产妇,适当的体位是半坐位,这样分泌物就被限制在盆腔内,不会扩散到腹腔。
-
在正常的情况要是出现有产褥感染的情况,一般都会有阴道炎和盆腔炎的一些症状,可以口服一些抗感染和消炎的药物来帮助治疗,平时应该勤换内衣,保持会阴部卫生清洁,在治疗期间最好不要同房,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引发一些其他炎症导致病情加重。
-
产后感染通常出现在分娩后2-3天,伴有严重的感冒症状,高热会持续7-10天。此时,由于子宫收缩力低,会引起下腹部疼痛,并继续排出有气味的恶露。产褥期感染是由疲劳加剧、身体抵抗力下降、分娩时消毒不彻底和产后身体调节不当引起的。但应注意区分产褥期和产褥期感染,整个产褥期为42天。所以,产褥期感染通常持续10天左右。
-
通常情况下,没有引起产褥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的说法,产褥感染的病原体有细菌、真菌、病毒等。1、细菌引起产褥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会导致产妇出现发热、产后恶露不尽、红肿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克林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2、真菌引起产褥感... [详细]
-
月子指的是产褥期,产褥期做完了一般不会得产褥感染,因为产褥期大多为产后的6~8周,此时身体各项指标会逐渐恢复正常。产褥期是指产后40天左右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分娩或者流产后,子宫、阴道、宫颈等部位都会有所损伤,因此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恢复。在产褥期做好护理措施,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一般不会引起产褥感染... [详细]
-
因为妇女刚生完孩子,身体很虚弱,没有抵抗力,所以身体特别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产褥感染多为发热,腹痛和异常恶露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请积极联合使用抗菌素治疗,最好是通过细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抗菌素,把感染在初发阶段控制住。
产褥感染
共
339
个关于产褥感染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